電子報問題與解答

【本期焦點】心與心的連結─跨越不同依附的疆界



心與心的連結─跨越不同依附的疆界



附關係是指一個人與他親密的人所發展出來的相互關係,依附關係最早是用來描述親子的互動。近來研究發現,依附關係對於成人伴侶間的關係也有很大的影響。當嬰兒在饑餓、尿布濕、生 病等不適時刻,會以哭泣表達身心需要,倘若他的需要總能得到父母適當的回應,嬰兒就能發展出安全依附的關係,這時父母就是孩子的依附對象。而成年戀人則彼此互為依附對象。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  潘榮吉



尋覓生命安全堡壘


尋求依附是人的本能。一個人可以有好幾個依附對象,但通常會有一個主要的依附對象,代表他的安全堡壘。我們的大腦不時會發出搜尋安全堡壘的探測,而依附對象的存在,提供了安全和舒適的感覺。所愛的人是我們生命中的庇護所,如果這個人的心不在我們身上或者冷淡以對,我們就會感到無助,於是恐懼、憤怒、哀傷、痛苦等情緒排山倒海而來。大部分人從出生到生命的終了,都期待有個特定的人能關心、注意、了解、珍惜、鼓勵他,給予無條件的愛與支持。而關係破裂往往帶給人莫大的痛苦,這也是我們在臨終的病人身上常常觀察到的遺憾。

究竟依附關係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孩子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品質,是基於長期的相處,逐漸內化至孩子的內心世界,形成他對外在環境一套固定的看法,而養成其慣性的反應模式。當依附對象總是能適時適切地回應我們的需求,帶給我們安全感,不僅能提升個人自我價值,也讓我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歡迎自己的,他人是良善的。可想而知,這樣的人在人際關係經營上會是較容易且自在的;反之,若我們的需求屢屢被忽略,則會造成內心無比的傷痛,因為這傳遞出自己不值得被愛、不可愛的負面訊息,讓人消沉,也使人對這個世界與他人喪失信任。而人生最大的痛之一 就是無法和所愛的人產生心與心的連結。

影響深遠的親子依附

心理學家將依附關係分為四類:安全型依附、逃避型依附、焦慮性依附、紊亂型依附。「安全型依附」的孩子知道父母在他需要時總是會出現,對父母深具信心,而且已經內化了這份信任,即使與父母暫時分開也不致驚慌失措;「逃避型依附」的孩子,因為需要總是被拒絕,基於本能為了避免內心不斷受傷,而放棄與父母發生心理連結,選擇退縮到自己的世界中;「焦慮型依附」的孩子的父母有時會滿足他的需要,但有時卻又消失不見,以致於他對於父母是否會回來關心他完全沒把握,因此害怕與父母分離,因此當看到父母時便會緊抓不放。「紊亂型依附」的孩子則呈現出對父母又愛又怕的情結,因為對這類孩子而言,父母雖然是滿足他需求的對象, 也常是傷害他的人,那一雙帶來溫暖的安慰撫摸之手有時會化作處罰責打的手,令他既想要親近卻又同 時因害怕而想保持距離。

此外依附型態具有相當穩定性。安全依附的嬰兒成年後很可能成為安全依附的伴侶,而不安全依附的嬰兒成年後往往繼續維持不安全的依附型態。研究上指出,在一歲嬰兒身上觀察到的不同依附型態、高達八成以上到學齡期仍維持原狀,甚至在成年後還有七成以上型態未曾改變 (Crowell&Walters, 2005)。因此了解自我依附型態對於我們人際關係的發展十分重要。

改變親密關係,從調整互動開始

在成人的親密關係中,有個普遍現象就是當雙方關係開始惡化時,有一方會不斷地想要接近對方以維持心與心的連結,表現出的行為可能是說話愈來愈大聲,另一方則是由於害怕關係惡化而採取逃避策略。一旦「追與逃」的互動模式建立,兩人就很難跳脫,任何小事都可以演變為大事,最後只剩下彼此的控訴。從依附理論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這套「追與逃」的互動戲碼及其背後運作的機制。當我們與伴侶爭吵時都會出現恐懼感,這時我們通常會做兩件事:


1.為了從伴侶身上得到情感回應的保證,變得黏人又予取予求,因為負向的回應總比沒有回應好。

2.為了獲得平靜並保護自己,也變得退縮冷淡。

通往安全依附的契機

雖然童年的依附型態對成年後的依附關係有重大影響,但並不表示依附型態是一成不變的,這對於那些孩童時未受到父母妥善照顧而未能發展出安全依附型態者而言是個莫大的好消息。


由於依附關係是經由互動產生,如果能建立新的互動經驗,跳出自己看問題,正所謂「旁觀者清」,就能改變彼此習以為常的舞步,個人的依附型態也會隨之不同。換言之,個人的依附型態是可以透過學習與成長,一直不斷地在關係中建立和更新,這就是親密關係經營的關鍵!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的腦可以藉著愛的關係,重新產生新的情緒經驗,醫治心靈創傷。不管我們原本的依附型態為何,經由不斷練習,我們都可以發展安全的依附關係。

(取材自2015年4月《家庭好時光》雜誌)

 
    * 最後修改時間:2015-04-02 16: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