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問題與解答

【本期焦點】你家、我家;我們的家



你家、我家;我們的家

新婚的最大難關,我認為是原生家庭的不同。父母養育我們多年,還是有與他們意見不合的時候,更別說要與另一個陌生的家庭協調意見、相處,這真不是容易的事情。難怪有人說,在臺灣並不是兩個人結婚,而是兩個家庭結婚。

Minako



當結婚前就開始的溝通難題

由於怕引起衝突,我與先生結婚時決定辦兩場婚宴,彼此各負責一場。訂婚儀式前我雖已和喜餅廠商租好男方 16 禮的木盒,但公婆卻說:「自訂的大餅廠商會提供。」而沒去拿。結果當天婆家因大餅遲到而著急不已,木盒也變成沾有污漬的塑膠盒。雖說這點和婚姻幸福、儀式進行並無關係,但媽媽事後想到:「訂婚宴細節說好由女方主導,但這次因男方婉拒安排而變成這樣。」她覺得雖不嚴重但卻遺憾。


而幾天後我與老公提起這事,得到的回答也不意外:「廠商說當天一定準時送到,又說他們有木盒,誰知道會這樣,我家也很錯愕!」但我家在乎的是:「原本租用的木盒能先拿到,為何要等當天送到?又不知道男方家誰太熱心,擅自把 16 禮拿出直接接觸有污漬的塑膠盒。」老公當然不悅,因為他覺得自己家人也是受害者!


直接講意見,避開踩雷時期

在結婚宴前公婆提出:「我們覺得要綁甘蔗,請女方家準備。」但當時非甘蔗產季所以一直買不到適合的,我和老公覺得綁甘蔗行駛有點危險;只好由我和公婆說聲不好意思沒找到,並會以紅包代替。但其實擔心公婆覺得:「我們說的你們沒配合,你家卻嫌我們訂婚時有缺失。」


婚宴與蜜月結束,我們再談起這些事都覺得:「兩邊家庭近期都是第一次辦婚宴,可能疏忽太多細節。」我們也難以掌控全場狀況,有許多問題都是事後才知情。所以後來我們盡量「就算涉及對方家人,也要先講出心中疑慮。(但盡量不要人身攻擊)」因為若怕另一半生氣,而把不安藏在心中,當結果發展不好,會暴怒地想:「我早就怕會這樣,結果還是一樣,要怪誰?」但通常要避開忙碌或心情差時,免得還沒討論完就大吵起來。這樣的做法或許有時易吵架,但我們現在卻覺得可以好好把兩人的心裡話掏出來,也就更能體諒對方的想法了。

(取材自2015年9月號《家庭好時光》雜誌)

 
    * 最後修改時間:2015-09-24 17: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