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問題與解答

【本期焦點】在覺察中發現愛的疼惜



在覺察中發現愛的疼惜



第一次接觸依附課程時,我評估自己是安全型的人,第二次接觸時,我看見自己有些逃避的那個部份,而這樣的影響早就發生在我求學的過程當中,只是我毫不自知……。

白依

不自覺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


高中時期,女性好友們總是喜歡綁在一起,不管是參加社團、去辦公室繳交作業、上廁所等,但其實我對於這樣的密集相處並不自在,尤其廁所就在教室旁邊不到五公尺,所以不到半年我便拒絕了好友邀約,從此之後,我們還是好朋友,但她另外找了上廁所的伴。



多年後再回想這件事情,雖然我不想要太黏、想在關係中有空間,但可能不自覺也傷了好友的心。這種依附風格,對長大後的親密關係也是殺手,展現出來的就是「得理不饒人」的態度,首當其衝便是我的媽媽與老公,媽媽常常被我氣得說:「真後悔栽培你讀這麼多書!」老公更是常常被我氣到無言以對。但殊不知,我其實不是故意要氣他們,這個劇本很自然而然地走向同一種模式。

坦白內心傷痛,在安全關係中成長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我懂!尤其每當爭吵過後兩敗俱傷,心中總是後悔傷了對方自己亦更重傷,但更難過的是,你強勢的態度讓對方根本絲毫不認為你受傷了,反而把你當作是事件的加害者。所以,我告訴自己:我需要改變。「浮現傷痛、浮現傷痛、浮現傷痛……」我在內心不知提醒自己許多次,但當衝突又發生時,還是不自覺得會先防衛與攻擊。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看到和我相似的人,她的故事啟發也支持了我。於是,我決定先向老公分享我的學習心得,讓他看見我偽裝堅強背後受傷的小孩,並讓他知道我的努力意願以及對他的期待,再透過不斷的提醒自己,讓自己愈來愈成長。

對我而言,我的先生是安全的,夫妻關係是安全的,所以我當時選擇從婚姻開始做起,透過不斷自我提醒,在發生任何衝突時,我的反應會慢一些,先克制自己想說話的衝動,當發現自己愈來愈能做到,突然也愈來愈被疼惜了。

(取材自2015年5月《家庭好時光》雜誌)

 
    * 最後修改時間:2015-05-28 1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