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問題與解答

【本期焦點】在現實中尋回真實的靈魂──《別讓我走》影觀



在現實中尋回真實的靈魂──《別讓我走》影觀


影片改編自石黑一雄的小說,有著深遠的象徵意涵與發人深省的議題。影片開始女主角凱西站在手術檯的玻璃窗外,靜靜看著湯米躺上了手術檯。接著電影以凱西的角度,回想她與湯米、露絲三個好友在海爾森小學的生活……。


文山、內湖社區大學電影課程教師 高肖梅


屬於誰的複製人生


「海爾森」小學重視運動,管理嚴格,只要違反規定就會遭殘忍的處分。平日則以繪畫來檢視孩子的內在。這些孩子的真實身分是複製人,被集中管理與外界隔絕。可是天生的基因,依然讓他們有很大的差異,也影響了他們面對生命的態度。因為封閉的成長環境及制式的教育,讓孩子的思想被制約。當老師在課堂上慢慢地說出真相:在「海爾森」的孩子,在長成之後只能成為「器官捐贈者」,在至多三次捐贈手術後,即結束了生命。然而孩子們在被宣判這殘酷的未來時卻毫無反應……。

真實買賣?虛幻交易?


此外學校為鼓勵學生,凡是表現好的可獲得點數,而點數可換代幣。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人帶東西供學生購買,學生們總會群起搶購,鏡頭慢慢掃過櫃台,上面有:零落的鈕釦,破碎的殘次品 ,被支解的玩偶等。當學生們圍著選購。凱西卻坐在外圍沒有加入,而湯米買了一個卡帶送給凱西,裡面就是主題曲《Don’t Let me Go》。

 在學校的購買場景,象徵著人們在消費時的盲目與貪婪,而凱西的消費行為,顯露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需要。湯米的消費目的是致贈為表達對凱西的感恩。


三角交錯的依附關係


電影除了帶出背景外,更多圍繞在三名主角相互依附的關係。露絲是典型的焦慮型依附者,從小個性偏激。進入青春期後,她無法忍受孤單,需要由他人肯定與感官享樂來滿足自己,她因而轉而向湯米索求,當察覺湯米對凱西的愛意後,她不斷從中作梗,只為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直到該捐贈的年紀,在手術後,她面容憔悴地向凱西、湯米懺悔,最後孤獨在冰冷的手術台上告別世界。

湯米則偏向逃避型依附者,小時候常被欺負,只有凱西充滿愛心地安慰他。湯米心中愛戀凱西卻又退縮,直到第一次手術後,他發現自己對凱西的愛,可能挽救他的命運,最終卻發現一切只是謠言。雖然湯米沒能掙脫命運的安排,過程中他吐露心聲換來凱西的愛,藉由與凱西的親密相處讓他趨於安全依附,因此最後他雖在手術台上,卻是含著微笑滿足地辭世。


而凱西個性穩定平衡,是三人中唯一的安全依附者。她以最好的方法面對命運,溫和堅定地接受一切。因為她表現沉穩,成績優良,被升為看護來延期捐贈器官,她認分地面對生活,看著好友與情人一一離去,最後她也難逃捐贈器官的命運,可是在短暫的生命中,她安穩承受一切。

每個人有不同的生命軌跡,重點是以何種態度面對;生命有結束的一天,卻因為不同的態度成就不同的一生。我們在有限生命中仍有值得珍視的關係,並有無限的可能性,端看以何種態度經營與面對。

(取材自2015年4月《家庭好時光》雜誌)

 
    * 最後修改時間:2015-04-30 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