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衝突反而失去認識的機會
我的家庭背景是嚴格管教型的,從小我就在壓力中想透過好表現來得到愛的滿足,因此我對人的情緒與期待敏銳,但也容易受傷與退縮,會極力避免衝突發生。而妻子的家庭管教更加嚴格,在這樣負面要求中常常看自己是不好的,她也承襲了父母嚴以待人的態度,在親密關係中雖然對愛渴望,但也容易拒人於千里之外。
陳冠民
息事寧人背後的傷痛
在面對夫妻相處中的意見不合,我為了避免衝突發生,常選擇先放下自己的情緒,因為妻子的情緒會讓我感到壓力,所以我努力地用各種方式使她的情緒好轉,這看似是個有風度的表現,但其實長久下來使我產生很大的內在傷痛,因為我真正的感覺沒有機會說出來,或害怕說出來之後要面對更大衝突的後果,在這樣的壓力下反而造成更多的苦毒與不滿。
另一方面在衝突後如果妻子沒有主動關心與詢問,我會讓事情就此結束,理所當然的妻子也就沒有機會來了解我的負面感受,也就失去每一次可以透過衝突來增進彼此關係與認識的機會。想當然爾,妻子沒有認識到真正的我時,也就感受不到我們之間的敞開與愛。
以愛之名,真實接納
在經過幾次溝通後,我們調整彼此的腳步,願意用對方比較期待與需要的方式來面對衝突,我願意給太太多一點時間整理與思考。並在衝突結束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在一個彼此都冷靜與敞開的狀況下,我願意更多分享自己,也傾聽彼此在衝突中的感受;同時當我面對在衝突時感受到的疏離感,妻子也會給予我正面與平靜的表達機會,並更進一步的主動對我噓寒問暖與關心。
因此,現在當我們再遇到衝突時,我們願意以保護彼此愛的關係為前提來面對,創造建設性溝通的機會,這樣的轉變也讓我的家庭及親密關係在愛中真實的敞開與接納。
(取材自2015年4月《家庭好時光》雜誌) |